2019年1月,著名的白银连环杀人案终于宣告落幕,罪犯伏法。这起案件历时28年,终于得以侦破。侦破此案的民警郝玉新曾表示,这28年中,凶手的两个儿子都顺利上了大学瑞和网 ,过上了平静的生活,而被害人家属却在失去亲人后的痛苦中度日。有的亲属甚至因此抑郁而亡,连过春节的心情都没有了。凶手的恶行给整个白银市的民众带来了近20年的阴影。
甘肃白银的恐怖杀手
1988年5月,甘肃白银市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案件。一位23岁的年轻女性被发现死在家中,脖部中刀,身上多处伤痕,且被捅了26刀。女孩的下体还发现了凶手的精液。警方初步推测,凶手原本打算入室盗窃,却起了歹意,临时决定强奸并杀害受害人。
展开剩余82%然而,由于当时没有监控设备,警方始终未能获取到凶手的相关线索,案件始终未能破获。接下来的几年里,白银市相继发生了更多类似的案件,尤其是1998年,白银连续发生了3起女性被害案件,且受害者多为年轻女性,均在家中遭遇强奸和杀害,最小的受害者仅8岁。这些案件的发生,令白银市的居民深感恐慌。
此时,负责侦破案件的郝玉新已经加入了调查工作。尽管案件中的每个细节都被仔细分析,白银市又没有摄像头,也没有DNA技术可用,侦破工作陷入了僵局。随着案件的持续瑞和网 ,市民的生活也受到极大影响,女性出门必须由人陪伴,白银市的学校也不敢让学生上晚自习,生怕孩子们回家时遇到凶手。
多年无果,焦虑弥漫
案件一直没有进展,这让郝玉新感到深深的压力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白银市民的恐慌不断升级,市民开始谈论这个案件时总是带着恐惧的情绪。郝玉新在面对愈发加剧的社会压力时,始终没有放弃。可每当看到受害者家属痛苦的眼神,郝玉新更觉得压力山大。尤其是失去8岁女儿的母亲,在几年的等待中已患上了抑郁症。另一位年迈的母亲,不停向郝玉新询问案件何时能够破获,她的期待成了郝玉新无法卸下的重担。
DNA技术带来的转机
2004年瑞和网 ,公安部对白银连环杀人案进行会审,但依然缺乏关键证据,案件依然未能突破。此时,参与破案的人员多次更换,案件侦破工作进展缓慢。白银市也在这20多年里笼罩在恐惧中,成为外界避之不及的地方。
然而,郝玉新并没有放弃,他依然反复翻阅案件档案,试图找到新的线索。终于,他发现一个重要细节:当年警方没有从现场提取凶手留下的精液中的DNA进行比对。这一发现给了他新的希望。
2010年,郝玉新担任了派出所所长,他立刻行动,将当年凶手留下的精液样本提取DNA,并提交到DNA数据库进行比对。然而,初步比对结果令他失望,数据库中没有相关的匹配记录,这让他怀疑凶手极为狡猾。
关键突破
2016年,甘肃一名高姓嫌犯因行贿被警方逮捕,警方依法采集了他的DNA。让人惊讶的是,这个DNA与白银连环杀人案的凶手DNA完全一致。得知消息的郝玉新充满激动,认为找到了突破口。高姓嫌犯的家族被列为排查对象,但通过初步调查,警方并没有在高姓家族中找到相关的嫌疑人。
郝玉新没有放弃,他了解到DNA技术的进步已经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家族成员,于是继续扩大调查范围。最终,警方锁定了高承勇,这位白银市的居民,成为了凶手的主要嫌疑人。通过对其血样提取的DNA比对,最终确认了高承勇与现场的DNA匹配,凶手终于落网。
高承勇的家庭与社会反应
高承勇被捕的消息很快在白银传开,市民们纷纷走上街头庆祝,场面热烈如过年。然而,这一切对受害人家属来说却来得太晚。许多受害人家属,尤其是失去女儿的母亲,早已在长时间的等待中病倒甚至去世。失去8岁女儿的那位母亲,因得不到公正的结果,最终因抑郁症而离世。
高承勇的家人却过得很平静。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大学里有着不错的成绩,生活看似一片光明。但随着案件曝光,这一切发生了改变。大儿子因无法承受同事的异样眼光选择辞职,小儿子也因同学的指指点点决定退学。虽然学校并未开除他,但生活的轨迹却彻底改变。
郝玉新感慨道瑞和网 ,白银连环杀人案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,但他始终相信,正义虽然迟到,但从未缺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